2023年以来,地区司法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聚焦聚力“四件大事”“四个创建”,落实地委“12114”工作思路,立足“一个统抓、五大职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法治阿里建设稳步推进。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请召开地委依法治地委员会会议,举办专题培训班、专题辅导班。抓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及自治区、地区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和2022年度全面依法治藏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开展“一规划两纲要”中期评估和法治建设督察。开展现场专题述法会,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和规范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切实推动法律顾问在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决策中发挥作用。
(二)依法行政职能有效发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细化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围绕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研究制定了《阿里地区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阿里地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等,紧盯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开展执法监督。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抓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学习宣传,举办覆盖全地区行政执法、复议工作人员的专题讲座、专题培训,推动地、县两级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开展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
(三)精准普法宣传持续深入。大力推进“八五”普法,组织开展“八五”普法中期督导评估,积极创新普法方式,去年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980场次、举办法治讲座230场次,受众面、普及率大幅提升,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重点加强宪法、民法典的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宪法边疆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深化精准普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
(四)公共法律服务更加均衡。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充分发挥两省援助律师、“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在法律援助、律师服务、法律咨询中的主体作用,常态化对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严格落实公证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优化公证利民便民措施,开通电话、微信、接待等公证预约服务。深入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整合律师资源,实现全地区所有村(居)全覆盖。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和“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打造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金牌调解室,配齐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排查工作。圆满组织实施2022年(延期)、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试及首次2023年主观题考试。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2023年,地区法治建设及各项司法行政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个别县个别部门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法治建设就是普法宣传;二是对“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有待加强,存在“普法是司法行政部门的事”的错误思想认识;三是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待加强,不同程度存在惯性思维、慵懒拖拉、“躺平”“佛系”思想。
三、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我们将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把准方向、完善思路、强化举措,推进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开创新局面。一是在统筹全面依法治地上突出精准谋划。持续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推动各级各部门建立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和自治区、地区实施方案,抓实走深全面依法治地工作部署落实落细;加强2023年全面依法治藏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对照全面依法治藏考核指标体系,推动每一项指标落实。研究制定我地区法治领域改革具体举措及分工方案,并推动落实。二是在统筹法治政府建设上突出高位推动。按照《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推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聚焦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重点执法领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推进各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裁量权基准制度,督促指导行政执法部门研究制定本部门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对国有、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认真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具体举措,配齐行政复议配套设施。三是在法治宣传教育上突出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在精准普法上下功夫,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领域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继续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专项普法宣传活动。加大法官、检察官、警官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力度,突出对青少年学生、寺庙僧尼、农牧民群众和经商务工群体的普法,加强对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学习,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律明白人培养等为载体,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四是在公共法律服务上突出补齐补强。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推动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以创建“枫桥式”司法所为抓手,推进司法所“十四五”规划项目建设和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落实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常态化开展对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维权保障工作。推动发挥党政机关法律顾问、村(居)法律顾问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组织律师对村规民约进行审查。持续推动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和“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等法律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