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举措”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落细落实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阿里地区普法办在落实整改任务,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实施“三举措”,取得活动整改实效。
一、压实责任,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
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阿里地区普法办把“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作为当前普法工作的最大短板和瓶颈,地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阿里地区2019年度普法依法治理考评任务分解的通知》,压实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将年度普法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和部门。阿里检察分院、工会办事处、生态环境局、邮政管理局等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各自职能在各自领域开展执法检查,业务培训,法治讲座,法治宣传,旁听庭审等活动,有效推动“谁执法谁执法”责任制落实。
二、因地制宜,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易地搬迁康乐新居小区因人口多,居住密集,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经常发生邻里纠纷、婚姻纠纷,群众对搬迁以后执行的各项政策执行情况不了解,对搬迁后的就业、生产、生活等信心不足问题,阿里地区普法办事先与居委会沟通,对搬迁户群众的法律需求和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认真梳理归纳,掌握和了解搬迁户群众的生产、生活。根据群众的需求和难题,先后组织两次“三官”、民政等部门,采取面对面咨询提问的方式,有疑难杂症的群众及时对症下药,积极引导。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业务培训,将大水漫灌式普法转向精准滴灌式普法,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创新形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信成为寻常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和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阿里地区普法办注册开通“法治阿里”微信公众号,通过在线学法、咨询服务、法治动态、宣传视频等方式,向公众展示阿里法治建设工作,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了提高群众对公证工作的认识,普及公证知识,熟悉办证流程,减少办证成本,让群众“少跑腿”。阿里地区普法办正编印藏汉双语版《公证法》《公证办理指南》《公证程序规则》《公证收费标准》《公证服务承诺》等法律明白手册,提高群众对公证工作的知晓率、普及率,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
报送:区司法厅,地委政法委,地办信息科,行办信息科;
阿里地区司法处办公室 2019年11月1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