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阿里地区以“五个加法”筑牢法治根基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2日     资料来源:法治阿里      点击数:次    【字体:

打印分享到:

阿里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提高全民法治素养,以建设法治阿里、平安阿里为目标,夯基础、强服务、抓落实,突出做好“五个加法”,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以真抓实干的工作实绩检验“八五”普法工作成效。

一是坚持广泛宣传+精准滴灌”并重发力紧扣“四件大事”“四个确保”,利用重要时间关键节点,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16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5万余份、宣传物品69种4.6万余件,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横幅575条,受教育群众达6.1万余人次。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各类法律法规150余场次;观看以案释法庭审案件2起,参与干部达2100余人。地委党校开设法治课程培训班8期培训干部819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地区统战民宗部门和地区佛协办组织6名佛协班子成员先后深入七县10个乡(镇)、5个村(居)、14座寺庙开展法治宣讲活动18场次,受教育僧尼52人、民俗宗教服务人员45人、学经回流人员13人、抵边搬迁群众148人、信教群众809人。组织全地区159名僧尼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率达98%。全地区中小学校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全地区145所中(小)学、幼儿园、职校配备89名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各类法治讲座、主题班会45场次,受教育师生3600余人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及时研究制定普法宣传工作方案,深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务工人员学法用法,持续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工地、进园区”普法宣传活动5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3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500余人次。开展法治讲座(培训)3场次、法治体检5次,受教育民营企业人员达360余人次。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领”有效贯通“一村一户一人”作为普法宣传的重要抓手,强化农村牧区法治宣传工作。开展“农村牧区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以农村牧区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为重点,培养“法律明白人”500余人、学法用法示范户120余户,“送法进村户·普法暖民心”主题宣传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3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3万余人次,开展移风易俗普法宣传活动23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1.5万余人次。地区法院健全诉讼服务普法功能,为当事人现场普及法律知识,忠诚履行审判执行职能,层层渗透做好释法说理,抓好典型案例普法。地区税务局坚持将执法过程与开展针对性普法相统筹,在执法中做到实时普法、精准普法。日土县围绕电信网络诈骗、家庭暴力等现实生活中多发、频发问题,制作汉藏双语法治宣传动漫音视频,用视觉效果打通法治宣传渠道,提高各族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普兰县设立“游客之家”人民调解室,以“普法+调解”的方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调解成功率、协议履行率实现“双百”。噶尔县组织开展“法律进家庭”普法宣传活动,围绕控辍保学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札达县结合涉文物犯罪等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法治宣传教育,着力打造“文物保护检察”品牌。革吉县拍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治文艺小品,增强普法工作的鲜活性和文化性导向,推动普法理念、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坚持“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双轮驱动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压实 “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破解普法依法治理由普法办单打独斗难题,形成了普法“大合唱”格局。创新推出“四制度一评议”机制(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普法重要工作提醒制度、普法重点任务督办制度、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和年度普法责任制述职评议机制),制定印发普法重点工作、重点任务督办函、提醒单等,压紧压实普法责任。地县普法讲师团充分发挥作用,深入学习研究、精心细致备课,带头到基层一线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讲3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1500余人次。地县两级人大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弘扬宪法精神,积极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积极组织“一府一委两院”新任领导干部、新任人大代表及干部开展宪法集体宣誓活动8场次,参与干部达40人次。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独特优势,采取知识讲座、专题巡讲、法治讲堂和手机终端推送文章等方式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120余场次,推送相关文章150余篇,受教育群众达1.35万余人次。日土、噶尔、札达、普兰普法办以抵边搬迁点、易地扶贫搬迁点、社情民意复杂村(居)为重点,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化解矛盾纠纷等重点法律法规内容25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600余人次。阿里交警支队开展抖音直播、以案释法,制作发布“一盔一带”警示教育短视频200余条,关注人数达5.6万余人次,深得广大干部群众好评。

四是坚持行政执法+以案释法”多措并举聚焦提升基层执法人员法治素养,落实执法主体普法责任,边执法检查、边普法宣传,推动执法普法深度融合。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和案例指导力度,研究制定《阿里地区全面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向违法者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实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执法效果。定期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采取法治讲座、案例解读、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以案释法活动50余场次。

五是坚持“品牌打造+新媒体普法”提档升级地区普法办采用“外卖+普法”“快递+普法”的创新模式,将80辆外卖小哥配送车、20辆快递小哥配送车打造成“移动普法阵地”,美团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化身“普法先锋”,在配送外卖、物品的同时,将“普法大餐”一同送到干部群众“家门口”,让法律知识“跑起来”,活动累计推送普法宣传标语100条,受教育干部群众达3.2万人次,活动开展情况向“学习强国”西藏平台推送并发布。制定印发《关于阿里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地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一条街提档升级和法治宣传灯箱、53处宗教活动场所、22处旅游景区、公路沿线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普兰县在唐嘎国际边贸市场打造“藏、汉、英”三种语言法治文化阵地,有效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发挥媒体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优势,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平台,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平台,开展新媒体普法利民服务,发送普法短片30余期,关注人数达5.6万余人次。运用“天上阿里”“法治阿里”“网信阿里”普法矩阵及时推送、转发法律法规950余篇,线上受教育人数达7.8万余人次,“学习强国”西藏平台推送法治稿件50多条地区普法办联合举办普法成员单位录制“八五普法进行时”系列法治访谈栏目16期,地委宣传部牵头制作2首普法歌曲MV——《说给阿爸的心里话》《遵纪守法路宽广》,关注人数达5000余人次。地区融媒体中心利用阿里电视台播出《国家安全 为了你 依靠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普法宣传片、公益广告8部,投入资金31025元,引进《法治天下》栏目,凝聚法治力量,传播法治声音,累计播出263期。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在哪普法、给谁普法、普什么法”的问题,提升普法宣传教育的精准度。

 

上一条: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部署开展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下一条:公安部严打制售假冒涉疫药品违法犯罪